在十年特殊时期开始之前,王洪文仅仅是上海国棉十七厂一名普通的保卫干事。尽管他拥有干部的身份,但在组织架构中他却处于最底层。然而,1966年这一年,十年特殊时期的开启为王洪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时机,凭借激进的造反精神,迅速在11月成立了“工总司”,由此走上了争权夺利的道路。
1967年2月,上海市革委会正式成立,王洪文被任命为革委会副主任。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当时不少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被选拔为省级革委会副主任,但像王洪文这样一跃而至正国级干部的却是极为罕见。那么,王洪文究竟是如何实现这样的飞跃的呢?
在1967年,王洪文第一次进入了高层的视野。这一年,武汉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七二零事件”,数以万计的“百万雄师”开始冲击武汉军区与东湖宾馆。为了确保毛主席的安全,周总理决定亲自护送毛主席从武汉飞往上海。当毛主席抵达上海时,他看到革委会大门前有工人值岗,场面井然有序,这与武汉的混乱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他对上海的工人组织产生了由衷的赞赏。
展开剩余71%在上海停留期间,毛主席通过电视观看了王洪文的一次激动人心的发言,这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随后,毛主席向张春桥询问王洪文的背景。值得一提的是,王洪文出身于贫民家庭,随着成长他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在朝鲜战场上奋勇作战,复员后又回归到工厂,经历了“工、农、兵”三重身份的历练,毛主席听后对此印象深刻,开始记住了王洪文。
随着国庆节的临近,1968年,中央邀请了一些工人代表及工宣队赴京参加国庆观礼,王洪文也在受邀之列。抵达北京后,王洪文受到了周总理及其他领导的接见,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毛主席特意安排了与他的单独会面。在会谈中,毛主席首先询问了王洪文的成长背景,继而关心他当前的工作状态。
在这个会谈中,王洪文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回答了一个问题。当毛主席问他是在哪里工作的,是在工厂还是在“工总司”时,王洪文回应道:“我在上海市革委会工作,同时也参与‘工总司’的事务,工厂的劳动我也是每周都会回去参与。”毛主席对于干部脱离生产的现象十分厌恶,而王洪文的答案正好迎合了他的想法,令他对王洪文的印象更加深刻。
国庆观礼活动结束后,王洪文被留在北京,并参与了后续召开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在此次全会上,毛主席专门点名表扬王洪文,这使得在那段时间,王洪文已经隐约展现出被重用的趋势。
1969年,我党在北京召开了“九大”,王洪文作为代表受到参与的机会。“九大”特意安排了各类代表,包括工人、农民、妇女和革命干部均可发言。在工人代表的选择上,王洪文和王进喜竞争激烈,直至4月13日下午,最终决定由王洪文作为大会的工人代表上台发言。
就在4月14日发言的这一天,王洪文一边催促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革委会副主任徐景贤迅速为自己写发言稿,一边向徐借了15元钱用于购买一条黑色的的确良长裤,搭配新衣服。毕竟“九大”是如此重要的场合,王洪文希望自己的形象能更加得体。
“九大”结束后,王洪文回到上海,继续担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此时,他内心的野心与欲望开始逐渐膨胀,尤其是在九一三事件后,王洪文协助南京军区抓捕了“三国四方”的成员,再次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为他日后被调往北京的机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于:天津市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