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的大新闻是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以色列实施了“定点清除”行动,导致多名伊朗高级将领、领导人及核物理科学家身亡。随后,伊朗使用无人机和弹道导弹对以色列进行报复。这两个国家虽然相隔上千公里并不接壤,但为何会如此激烈对抗?
实际上,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特拉维夫和德黑兰的关系相当融洽。伊朗是第二个承认以色列主权的伊斯兰国家。在本-古里安等以色列开国元勋眼中,伊朗是一个天然盟友,因为它是众多敌视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隔壁的一个非阿拉伯国家。两国曾共同建设输油管道,贸易与合作非常活跃,甚至联合研制导弹。
犹太人和波斯人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居鲁士大帝时代。居鲁士释放了被巴比伦奴役的犹太人,并帮助他们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在犹太人眼中,居鲁士是一位解放者,《圣经》中对他有正面描绘。在犹太人全世界大离散期间,今天的伊朗土地上也生活着许多犹太人。
然而,两国关系恶化始于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宗教领袖霍梅尼推翻了亲西方、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将伊朗变成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政教合一国家。新政权表现出强烈敌视西方和以色列的立场,称美国为“大撒旦”,以色列为“小撒旦”。伊朗认为以色列不应存在,并将消灭以色列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伊朗对以色列的仇恨还与巴以冲突有关。其他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同情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巴列维王朝也曾反对巴以分治,但在以色列建国后接受了现实。而伊朗的伊斯兰主义者在巴列维王朝时期就激烈敌视以色列,上台后更是积极反以。冷战时期的伊斯兰国家大多反对以色列,但埃及、约旦和沙特逐渐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因此,伊朗对以色列的激烈敌视不能单纯用伊斯兰世界的国际主义精神来解释。
中东地区还有另一个重要玩家——沙特。沙特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定位自己为伊斯兰世界的带头大哥。而伊朗是唯一的什叶派为主体的伊斯兰国家。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分裂历史悠久,引发过多次流血冲突。为了争夺伊斯兰世界领导地位,伊朗积极支持巴勒斯坦,而沙特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紧密联系,美国又是以色列的铁杆盟友。因此,以色列和沙特容易联合起来,甚至组成了一个反伊朗的安全联盟。
从1979年开始,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持续恶化。两伊战争爆发时,以色列向伊朗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尽管伊朗公开诅咒以色列。以色列此举是为了防止伊拉克获胜对其造成更大压力。但这种合作并未改善两国关系,反而导致了更多的代理人战争。伊朗扶植一些反以色列的群体,如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的哈马斯、也门的胡塞武装等。以色列则支持不同派系,干预叙利亚内战和也门内战。
此外,两国还进行网络战争、间谍活动和破坏对方基础设施等非战争形态的对抗。伊朗的核武器计划也是重要问题。多年来,有证据表明伊朗在秘密发展核武器。2025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裁定伊朗违反核不扩散义务,以色列随即发动大规模打击,重点打击伊朗政府和军队领导人以及核设施。
有趣的是,尽管表面上剑拔弩张,但实际上两国存在不少秘密或半公开的交流。例如,以色列进口的开心果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伊朗。2009年,伊朗市场上出现贴有以色列公司标签的橙子。这些现象显示了两国关系的复杂性。
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